面对疫情,她是不辞辛劳的战士;站上讲台,她是兢兢业业的教师;走出课堂,她是學生们最好的朋友……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的罗凌副教授,用不懈努力诠释了一名专业水平过硬的计信人心中有爱、博学善教的重师教师风采。

巧施本領,助力師生共同抗擊“疫”情
今年疫情期間,在我校“雲複課”的籌備階段,不少教師在使用網路教學平台時遇到了諸多技術問題。爲疏解教師線上教學的困難,保障日常教學的正常進行,羅淩副教授和她的研究生團隊爲我校教師精心錄制了四款常用教學平台使用方法和技巧的視頻教程。
为了做好这份线上教学指南,他们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各平台资料分析、多方对比进行优化选择。在教学指南录制期间,她和她的团队使用专业麦克风改善视频教程的收音效果,录制线上教学的步骤视频、模拟學生账号配合操作。为找到最优的线上教学方案,他们还将在线教育的研究经验融入指南中,这份“硬核”的线上教学指南诞生历时一个月,对线上教学的每个步骤都做了详细解说和操作演示。
她还应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邀请,结合自己的网络教学经验和在线教学研究成果,线上进行了如何有效开展基于腾讯课堂的网络互动教学的讲座。针对具体问题,她向参加讲座的四十余位老师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地的解决方案,吸引了教师们热烈的在线讨论,对我校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模式,践行以學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誨人不倦,亦師亦友用愛培育英才
自1999年在我校任教以来,罗凌副教授躬耕计算机专业二十余年。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她逐渐构建起“以學生为中心、项目为主线、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协作学习贯穿始终”的核心教学模式。
她的课堂从不墨守成规,而是将效率和技术不断结合。这位在计算机领域前沿探索的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借助智慧化的课程和课堂管理平台“课堂派”等手段辅助教学。她深入浅出讲授知识,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學生在主动探究中掌握知识。她引入来源于科研和企业实际的项目,构建项目库,再将项目内容进行合理化分解,融入到课程内容中。不仅如此,她还十分注重培养學生的协作意识,鼓励學生组建团队。通过这样新颖的教学模式,學生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學生,尽可能让更多的學生到讲台上讲解,锻炼學生的能力,作为老师,我愿意尽力帮助學生成长,帮助他们成才。”
“罗老师的课堂总是比别人要‘长’上一些。”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17级學生于丽说:“她总会提前到教室进行课前测试,课后她也会和我们交流分享经验。当我们参加计算机设计大赛时,她常利用自己课余时间、晚上休息时间帮我们指导作品。”
她奉行“以竞赛促学”的教学理念,新学期第一次课,她总会给同学们展示前几届學生参赛的奖项和作品。她在竞赛前积极动员學生,在参赛过程中全程指导。团队取得成绩时,她为他们开心和骄傲;团队遇到挫折时,她会分析原因,找出不足,鼓励他们继续参赛……
“我认为我的每个學生都是‘可造之材’,通过我不断的‘游说’、动员,参赛學生人数日益增多,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对學生的指导周末节假日也不例外,但我也享受着这一‘累并快乐着’的过程。”她笑着说道。课上严格要求學生,课下她会像朋友一样和學生谈心,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关心學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亦师亦友,严中有宽”是學生们给她最贴切的评价。
永不止步,走出課堂依然充滿激情
学无止境,罗老师从未放松对提升自己的要求。她于2012年和2016年分别赴美国俄勒冈大学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进行交流学习。出国进修的经历一方面提升了她的英语水平,使她在双语课程教学中更加游刃有余;另一方面,美国高校在教学中以學生为中心的理念、丰富的师生互动方式、数字化的课堂管理以及团队合作的综合类作业等教学方式也带给了她很大的启迪。
除了教學科研工作,她還先後擔任了學院體育委員和女工委員,動員和組織老師們參加校運會、球賽等體育活動,自己也多次在跳遠、跑步、接力賽等項目獲得個人和集體第一名。“平日裏我就很喜歡健身、打籃球,以及和家人朋友爬爬山。良好的身體素質也是教師所應該具備的。”她還是院籃球隊和排球隊的主力,和隊員們一起爲學院多次奪得前三名的好成績。
作爲女工委員的她積極協助學院爲女職工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慰問生病女職工,組織全院教職工參加學校國際婦女節活動。作爲教代會委員,她積極參加活動,認真宣傳、貫徹學院教代會的決議,密切聯系教職工,如實反映教職工的意見和要求。以身作則,起到了良好的模範作用。
以生为本,是罗凌老师至高的价值追求;立德树人,是她毕生的职业方向。學生们在课堂上聚精会神的状态、渴望知识的眼神,是她在教学育人这条路上最大的动力,她立志为學生点着一盏灯,火光明亮,生生不息。